為(wei) 深入了解高校書(shu) 法教育情況,協同推動書(shu) 法行業(ye) 建設,日前,新時代高等書(shu) 法教育發展調研座談會(hui) 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(ju) 行。調研座談會(hui) 圍繞“當前高校書(shu) 法教育發展、人才培養(yang) 情況及問題”“有關(guan) 學科建設及問題”“當前書(shu) 法藝術發展的意見及建設”等問題展開交流研討。
中國文聯黨(dang) 組成員、副主席徐永軍(jun) ,中國文聯黨(dang) 組成員、書(shu) 記處書(shu) 記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分黨(dang) 組書(shu) 記、駐會(hui) 副主席李昕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名譽主席蘇士澍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副主席、首都師範大學葉培貴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分黨(dang) 組成員、副秘書(shu) 長張瀟羽;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(dang) 委書(shu) 記覃川,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(shu) 法研究所副所長邱才楨,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,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(hui) 藝術評論分會(hui) 會(hui) 長陳池瑜,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趙健,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,清華大學黨(dang) 政辦副主任李哲,清華大學文科處副處長何雪冰,清華大學教務處通識課程建設高級主管沈暉;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員祝帥,中央美院書(shu) 法學院院長徐海,中央美院書(shu) 法學院教授解小青,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(yu) 傳(chuan) 媒學院書(shu) 法係主任虞曉勇,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(shu) 法國際傳(chuan) 播研究院執行院長、中國書(shu) 法篆刻研究所所長朱天曙,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(shu) 法書(shu) 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孫學峰,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(yu) 傳(chuan) 媒學院藝術係主任張冰,國家開放大學書(shu) 法學專(zhuan) 業(ye) 負責人王少凡,北京教育學院美術係陶鈞,北京城市學院書(shu) 法教研室張站立,北京人文書(shu) 法學院胡中一等參加座談。
清華大學相關(guan) 人員介紹了學校推進書(shu) 法教育、成立書(shu) 法研究所、書(shu) 法學科及研究生培養(yang) 、書(shu) 法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等情況。蘇士澍認為(wei) 書(shu) 法教育承擔了為(wei) 國家培育人才、教化人心、建構文化等使命。欣逢偉(wei) 大時代,責任重大、使命光榮。作為(wei) 書(shu) 法教育工作者,如何讓書(shu) 法“傳(chuan) 下去”“活起來”,要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文化思想,弘揚優(you) 良傳(chuan) 統,推進改革創新,培根鑄魂,啟智增慧。一字一世界,一筆一精神,“寫(xie) 好中國字,做好中國人”,緊握漢字書(shu) 寫(xie) 之筆,重興(xing) 漢字書(shu) 寫(xie) 之風,增強文化自信,確保文化安全,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,為(wei) 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。覃川談到,清華美院自2014年成立書(shu) 法研究所以來,在學校各方麵重視下,積極推動學科建設,形成從(cong) 碩士、博士到博士後完整高端人才培養(yang) 體(ti) 係。學院充分利用學校藝術博物館、圖書(shu) 館、出土文獻研究中心和相關(guan) 單位資源,夯實書(shu) 法本體(ti) 建設,充實隊伍力量,開展通識教育,提升美育功能。邱才楨認為(wei) ,清華書(shu) 法教育特色可以概括為(wei) “綜合”與(yu) “融通”,即書(shu) 法學科及人員構成的綜合性,教學層級的綜合性和廣泛性,人才培養(yang) 層級上注重高端人才和國際人才培養(yang) ,研究方麵注重基礎與(yu) 前沿、學術與(yu) 應用,同時注重加強社會(hui) 服務、多向融合。在“大文科”的視野和布局下,將不斷夯實基礎,完善“美術與(yu) 書(shu) 法”專(zhuan) 業(ye) 學位應用型、交叉型內(nei) 涵,培養(yang) 複合型書(shu) 法人才。陳池瑜談到,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書(shu) 法研究所強化書(shu) 法專(zhuan) 業(ye) 高層次人才培養(yang) 工作,在書(shu) 法史論研究博士、博士後培養(yang) 方麵取得一定成果。美院教師和書(shu) 法研究所教師向美院和全校學生開設書(shu) 法鑒賞、書(shu) 法史、中外藝術史、美術鑒賞等必修或選修課,參與(yu) 清華美育工作,讓書(shu) 法教育在綜合大學人文素質提高和大學美育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。沈暉介紹了清華大學美育實施方案,麵向全體(ti) 學生、課內(nei) 課外並育、體(ti) 驗創造並重、科技藝術融合、五育並舉(ju) 融通、促進全麵發展。通過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(xi) +審美體(ti) 驗+興(xing) 趣培養(yang) +創新創造”的進階式美育成長路徑,培養(yang) 具有健全人格、崇高審美追求和深厚人文素養(yang) 的高層次人才。
圍繞書(shu) 法教育與(yu) 事業(ye) 發展,葉培貴認為(wei) ,未來書(shu) 法教育一是加強實踐性(應用型)人才培養(yang) ,控製理論人才培養(yang) 規模;二是強化中華優(you) 秀傳(chuan) 統文化納入培養(yang) 體(ti) 係;三是突出交叉學科支撐。中國書(shu) 法概念、命題乃至宏觀知識體(ti) 係要進一步堅守中國固有特色,梳理構建中國式書(shu) 法知識和理論體(ti) 係,並在此基礎上與(yu) 西方藝術理論展開平等的而非歸總於(yu) 其話語體(ti) 係下的對話。朱天曙認為(wei) 當前高等書(shu) 法教育要重視書(shu) 法的審美傳(chuan) 統,突出“藝術性”,重視書(shu) 法的人文涵養(yang) ,體(ti) 現“學術性”,重視中國書(shu) 法“走出去”,加強“國際性”。高等書(shu) 法教育不同於(yu) 一般書(shu) 寫(xie) 訓練,加強課程建設,增加學生的人文知識和修養(yang) ,體(ti) 現中國書(shu) 法的藝術和文化魅力。圍繞人才培養(yang) 和學科建設,徐海認為(wei) 要完善人才培養(yang) 目標與(yu) 實踐路徑,培養(yang) 具備科學的學習(xi) 方法和綜合素養(yang) 的複合型人才,要認真總結研究書(shu) 法人才的培養(yang) 模式、發展路徑與(yu) 成長規律,學術研究與(yu) 專(zhuan) 業(ye) 創作不能分離脫節,沒有創作實踐基礎和創作能力的理論研究值得反思。虞曉勇認為(wei) ,要加快構建書(shu) 法專(zhuan) 博培養(yang) 評價(jia) 體(ti) 係,學位與(yu) 研究生教育要和不斷發展的社會(hui) 需求緊密聯係,專(zhuan) 博要做到技道兼修,盡管側(ce) 重於(yu) 實踐與(yu) 應用,但不能缺少學術引領。課程要精心設計,體(ti) 現藝理通貫理念,畢業(ye) 考核應突出學術高度與(yu) 專(zhuan) 業(ye) 實踐能力緊密結合。張冰認為(wei) 高等書(shu) 法教育規範化建設要協同發展,在規範化建設基礎上,凝練專(zhuan) 業(ye) 特色。規範性是為(wei) 了避免人才培養(yang) 路徑敷衍與(yu) 因陋就簡,特色化是體(ti) 現書(shu) 法學科多麵向發展的主要途徑。書(shu) 法教育發展要在推動社會(hui) 文化發展進程中體(ti) 現應有價(jia) 值。圍繞行業(ye) 協同和機製共建,祝帥比較“美術與(yu) 書(shu) 法”專(zhuan) 業(ye) 學位與(yu) 此前“美術學”一級學科設置區別,提出要關(guan) 注專(zhuan) 業(ye) 博士教育如何體(ti) 現專(zhuan) 業(ye) 性、專(zhuan) 業(ye) 博士的博士後培養(yang) 、相關(guan) 學術組織資源配置、行業(ye) 評價(jia) 體(ti) 係貫通等問題。解小青要深化兩(liang) 類學位的培養(yang) “學理路徑”,在教學體(ti) 係化、學科方法論、專(zhuan) 業(ye) 指標評價(jia) 、學科課程設置、教材編寫(xie) 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麵,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與(yu) 協會(hui) 行業(ye) 協同,資源共通,機製共建,把“小教育”變成“大教育”。孫學峰、張站立、胡中一、王少凡、陶鈞等就各校辦學方式、教學模式和書(shu) 法學科建設等情況作了介紹,提出以書(shu) 法文化素養(yang) 為(wei) 積澱的書(shu) 法創作理論研究,目標在於(yu) 深入發掘中國書(shu) 法文化傳(chuan) 統內(nei) 核,培養(yang) 具有豐(feng) 厚傳(chuan) 統文化素養(yang) 的複合型人才,將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,增強傳(chuan) 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社會(hui) 的參與(yu) 度,充分發揮書(shu) 法的育人功能。
徐永軍(jun) 對各位專(zhuan) 家紮根教壇、盡心培育書(shu) 法人才,積極支持行業(ye) 建設表示感謝。他談到,黨(dang) 的十八大以來,書(shu) 法教育取得曆史性發展,特別是新一輪學科專(zhuan) 業(ye) 目錄發布,“藝術學”一級學科及“美術與(yu) 書(shu) 法”專(zhuan) 業(ye) 學位框架為(wei) 書(shu) 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書(shu) 法教育工作者要把立德樹人作為(wei) 根本任務,把服務國家作為(wei) 最高追求,完善學科和專(zhuan) 業(ye) 學位建設。遵循人才培養(yang) 和書(shu) 法發展規律,著力推動書(shu) 法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。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、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,加強行業(ye) 協同,共同營造崇德尚藝風清氣正的書(shu) 法生態,合力推動行業(ye) 行風健康發展。推動藝術與(yu) 科技深度融合,發揮藝術在服務經濟社會(hui)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,提升學術能級,挖掘書(shu) 法資源,讓書(shu) 法走入社會(hui) ,走入時代,走入生活,增強傳(chuan) 統藝術的表現力、傳(chuan) 播力、影響力。
李昕主持座談會(hui) ,表示協會(hui) 將努力發揮行業(ye) 組織優(you) 勢和專(zhuan) 業(ye) 優(you) 勢,把書(shu) 法教育與(yu) 國家發展、社會(hui) 進步緊密聯係起來,加強與(yu) 各高校協同,推進行業(ye) 建設,推動書(shu) 法事業(ye) 發展。
與(yu) 會(hui) 人員還參觀調研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建設及運行情況。
今年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書(shu) 法研究所成立十周年,此次座談會(hui) 深入貫徹落實習(xi) 近平文化思想和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到清華視察並作出加強美育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,聚焦高等書(shu) 法教育發展實踐,堅持守正創新,強化行業(ye) 協同聯動,持續推動行業(ye) 建設,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實現書(shu) 法事業(ye) 高質量發展。